2019年12月16-17日,由三峽集團牽頭研發的深孔自推進疏堵水下機器人“達諾1號(DreRo-Ⅰ)”,在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成功下水,并順利完成水下深孔清淤工程示范作業,標志著三峽集團承擔的國家科研課題“深孔泄水建筑物疏堵與閘門修復技術及裝備”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各項指標均滿足課題任務書要求。
現場實驗
在本次試驗中,課題組將達諾1號(DreRo-Ⅰ)下放至82.3m水深處的排沙洞口外部平臺,通過環境感知單元進行了路徑探索,利用綜合導航控制系統以0.5 m/s的速度在排沙洞內完成了自推進行走、孔洞內清淤作業、回放出水等,隨后開展了壩前行走和清淤作業等系列任務。小浪底壩頂上凌冽的寒風吹不走試驗人員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本次試驗的成功,標志著該水下機器人可適應于多環境水下行走和清淤作業條件,應用前景廣泛;證明了所研發的水下機器人具備解決100米級深孔清淤能力,在國內尚屬首例,對高壩大庫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圖像聲吶
據了解,達諾1號(DreRo-Ⅰ)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水利工程大壩深水檢測及突發事件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項目中“深孔泄水建筑物疏堵與閘門修復技術及裝備”課題的核心技術成果,主要解決大壩深孔在運行中,孔內淤積泥沙、塊石等雜物造成深孔閘門卡阻,導致深孔閘門在需要開啟時無法順利提升等問題。該水下機器人由烏東德工程建設部副主任王義鋒作為課題負責人,聯合杭州華能工程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發。
據悉,達諾1號(DreRo-Ⅰ)下階段將在烏東德水電站壩后水墊塘開展閘門水下爆破拆除與切割技術工程應用示范。